您的位置:
简介:发热服、心率监测衣等智能纺织品爆发,但电磁辐射、电池安全暗藏风险。本文解析智能纺织品的检测黑科技,教你避开 “智商税”。
国标:GB/T 41411-2022《智能纺织品 电子器件与纺织品结合部通用技术要求》
安全:电池短路不起火(UL 2054),电磁辐射<10μW/cm²(GB 8702)
性能:发热服温控精度 ±2℃,心率监测误差<5%
电气安全
电池针刺:模拟尖锐物刺穿,不起火、不爆炸(某发热马甲电池针刺后自燃,引发火灾)。
绝缘电阻:>100MΩ,防止水洗后漏电(GB/T 12703.1)。
电磁辐射
SAR 值:电磁波吸收比值<2.0W/kg(FCC 认证标准),长期佩戴的智能内衣需<1.6W/kg。
信号干扰:在医院设备旁测试,不影响心电图机、胰岛素泵正常工作。
功能可靠性
水洗耐久性:50 次水洗后,传感器精度保持率>90%(某品牌洗 10 次后心率监测失效)。
极端温度:-20℃至 50℃环境下,发热膜功率波动<10%(模拟南北温差)。
热成像测试:红外相机检测发热服温度均匀性,温差<3℃(图 4)。
压力传感校准:模拟人体运动,验证心率监测的动态准确性(与医用监护仪误差<2bpm)。
寿命测试:2000 次充放电后,电池容量>80%(避免一年就报废)。
消费指南:选有 “GB/T 41411” 认证的智能纺织品,查看 “电池安全认证” 和 “电磁辐射检测报告”,慎选无明确检测数据的 “网红款”。
与”智能纺织品检测:“会说话的面料” 如何通过安全大考“相关产品
与”智能纺织品检测:“会说话的面料” 如何通过安全大考“相关阅读
【扫一扫,关注我们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