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检测知识 》
我国《羽绒服装》(GB/T 14272-2021)规定:
含绒量:明示值偏差≤-5%(如标 90%,实测≥85%)
蓬松度:充绒量≥100g 的成人羽绒服≥450cm³/g(-20℃环境下的保暖关键)
清洁度:≥450mm(防止羽毛腐败滋生细菌)
国际羽绒羽毛局(IDFB)标准要求羽绒需经高温水洗,沙门氏菌、粪链球菌不得检出。
含绒量与绒子含量
检测方法:将羽绒样品置于振荡器中分离绒子、毛片、杂质(GB/T 10288),绒子占比越高,保暖性越强。
案例:某品牌标 “90% 白鸭绒”,实测绒子仅 75%,因混入粉碎毛片虚标。
蓬松度测试
原理:在规定容器中压缩羽绒,测量自然蓬松体积(ASTM D1593)。蓬松度每增加 100cm³/g,保暖性提升约 15%。
猫腻:潮湿环境下测试会压低蓬松度,正规检测需在 20℃、65% 湿度下预调湿 24 小时。
清洁度与异味
清洁度:羽绒浸泡蒸馏水后,用浊度仪测悬浮物,低于 450mm 易引发过敏。
异味:通过嗅觉评判 “鸭腥味”“霉味”,超标产品可能未洗净羽绒油脂。
绒朵形态分析:用显微镜观察绒子是否完整(图 1),粉碎毛片冒充的绒子边缘锐利,易钻绒。
微生物检测:培养法检测沙门氏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,防止 “黑心羽绒” 引发感染。
钻绒性测试:模拟摩擦 5 万次(ASTM D6009),检测面料密度是否达标,优质羽绒服钻绒量<0.1g/㎡。
消费指南:轻按羽绒服,迅速回弹且无明显 “梗感” 为优;查看检测报告中的 “蓬松度”“清洁度” 数值,北方建议选蓬松度≥600cm³/g 的鹅绒产品。
推荐产品
相关阅读
【扫一扫,关注我们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