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《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》(GB 31701-2015)将婴幼儿服装(36 个月及以下)列为 A 类,要求高于成人服装(B/C 类)。标准规定:
禁用物质:甲醛≤20mg/kg(成人 B 类≤75mg/kg),禁用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
物理安全:绳带长度、小附件抗拉强力(≥70N)、锐利边缘等防误吞 / 缠绕设计
pH 值:4.0-7.5(贴近皮肤的成人服装为 4.0-8.5)
国际标准如 OEKO-TEX 100 婴儿级(Class 1)更严格,要求邻苯二甲酸酯、重金属等 100 余项物质未检出。
有害物质检测
甲醛:婴幼儿服装甲醛超标会引发皮炎,检测采用分光光度法(GB/T 2912.1),通过水萃取样品后显色定量。
邻苯二甲酸酯:常用于塑料纽扣、印花涂层,干扰内分泌。检测使用气相色谱 - 质谱联用法(GC-MS),检出限 0.05%。
重金属:砷、铅等通过唾液接触危害健康,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(ICP-MS)可精准检测痕量残留。
物理安全检测
生物安全性
模拟汗液测试:将服装浸泡在人工汗液中(pH 5.5),萃取重金属和染料,模拟宝宝流汗场景。
摩擦色牢度:用摩擦仪测试干 / 湿摩擦后的沾色程度(ISO 105-X12),防止染料脱落被宝宝误食。
阻燃测试:婴幼儿睡衣需通过垂直燃烧法(GB/T 14644),要求续燃时间≤3 秒,防止明火危险。
消费指南:选购时认准 “A 类” 标识,查看检测报告中的 “未检出” 项,避免绳带、亮片装饰,新衣服先水洗再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