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检测知识 》
蛋糕作为日常甜点和庆祝场合的必备美食,市场需求庞大。从街角的烘焙小店到大型食品工厂,蛋糕的生产规模各异,但质量把控的重要性始终如一。只有经过严谨检测的蛋糕,才能让消费者吃得安心、享受甜蜜。
蛋糕检测主要依据 GB 7099-2015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
糕点、面》,该标准为蛋糕的质量划定了基本框架。例如,在微生物指标方面,明确规定了蛋糕中菌落总数、大肠菌群、霉菌等的限量值。菌落总数反映了蛋糕在生产、储存过程中受微生物污染的程度,若超标,蛋糕易出现变质、发霉等情况,不仅影响口感,还可能危害健康。同时,针对不同类型的蛋糕,如裱花蛋糕,因其制作过程更为复杂,接触微生物的风险更高,还需遵循相关补充标准,对其原材料、加工环境及成品微生物指标提出更严格要求。
微生物指标检测:除了上述提到的菌落总数、大肠菌群和霉菌,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也是重点检测对象。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肠毒素,引发食物中毒,出现呕吐、腹泻等症状。沙门氏菌同样会导致人体肠道感染。检测时,通过无菌操作采集蛋糕样品,将其置于适宜的培养基中培养,在特定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后,观察培养基上微生物的生长情况并进行计数,以此判断是否符合标准。
理化指标检测:包括水分、脂肪、蛋白质和糖分等含量测定。水分含量影响蛋糕的口感与保质期,水分过高易滋生微生物,过低则蛋糕口感干硬。脂肪赋予蛋糕细腻的口感和丰富的风味,不同类型的蛋糕,如奶油蛋糕脂肪含量相对较高,需精准检测。蛋白质是衡量蛋糕营养成分的重要指标,而糖分含量决定了蛋糕的甜度,过高的糖分对健康不利,也需严格控制。以检测蛋糕中水分含量为例,常用直接干燥法,将蛋糕样品粉碎后,在特定温度下烘干至恒重,通过前后质量差计算水分含量。
食品添加剂检测:蛋糕制作过程中常使用膨松剂、防腐剂、色素和香精等添加剂。膨松剂如碳酸氢钠,能使蛋糕膨胀松软,但使用过量会影响口感且可能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。防腐剂可延长蛋糕保质期,如苯甲酸、山梨酸等,但过量添加会加重人体肝脏、肾脏负担。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等仪器,可对这些添加剂进行精准检测。检测时,先对蛋糕样品进行预处理,提取其中的添加剂成分,再注入仪器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。
原材料质量检测:对于蛋糕的原材料,如面粉、鸡蛋、奶油等,也有严格检测。面粉的面筋含量、水分含量等指标影响蛋糕的质地和口感;鸡蛋的新鲜度、微生物指标关乎蛋糕的质量与安全;奶油的脂肪含量、乳脂率等决定了蛋糕的风味。例如,通过检测面粉的湿面筋含量,可判断其适合制作何种类型的蛋糕,湿面筋含量高的面粉适合制作韧性较强的面包,而制作蛋糕则需低筋面粉,其湿面筋含量较低。
感官检测:检测人员通过视觉观察蛋糕的外观色泽是否均匀、形状是否完整,有无塌陷、变形等情况;嗅觉闻蛋糕是否有正常的香气,有无酸败、异味;味觉品尝蛋糕的口感是否细腻、柔软,甜度是否适中,有无苦涩或其他异常味道。例如,正常的巧克力蛋糕应色泽棕褐均匀,有浓郁的巧克力香气,口感绵密且巧克力味道纯正。感官检测需要检测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感官,且检测环境需符合标准要求,如光照强度、温度等。
仪器检测:
高效液相色谱仪: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发挥关键作用。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系数差异,实现对添加剂的分离与定量分析。例如,检测蛋糕中色素的种类和含量,能精确到微克级别,确保蛋糕使用的色素符合食品安全标准。
气相色谱 - 质谱联用仪:可用于检测蛋糕中的挥发性成分,如油脂氧化产生的挥发性醛类物质,以此评估蛋糕的新鲜度和品质。同时,还能分析蛋糕中香精的成分,判断其是否为天然香精以及是否符合添加规范。
原子吸收光谱仪:用于检测蛋糕中的重金属元素,如铅、汞、镉等。这些重金属可能来源于原材料或生产过程中的污染,长期摄入会在人体内蓄积,危害健康。通过原子吸收光谱仪,能准确测定重金属含量,确保蛋糕符合安全标准。
推荐产品
相关阅读
【扫一扫,关注我们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