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检测知识 》
锂电池起火事故频发,根源在于缺乏严格检测。合格锂电池需通过 GB 31241《便携式锂电池安全要求》等 20 余项检测,其中 “安全保护” 与 “失效模拟” 是两大核心板块。
过充保护检测堪称 “生命防线”。当电压超过 4.4V 时,保护电路必须在 200ms 内切断充电,否则电池可能因过度膨胀引发短路。某品牌手机曾因保护芯片延迟,导致过充后电池鼓包率达 5%,经检测改进后故障率降至 0.1%。百检的高精度示波器可捕捉 1μs 的响应延迟,确保保护机制分秒必争。
热失控防护检测模拟极限场景。将电池加热至 130℃,观察是否出现起火或爆炸 —— 合格电池应在 30 分钟内保持稳定。更严苛的针刺测试中,钢针刺穿电池后,电解液不得喷出、外壳不得起火。百检实验室配备的防爆测试舱,可安全模拟 20 种失效场景,为新能源汽车电池提供深度检测。
环保性能检测响应绿色号召。依据 RoHS 2.0 标准,锂电池中的铅、汞含量需≤1000ppm,新增的四溴双酚 A(TBBPA)检测则针对电路板阻燃剂,含量不得超过 1000ppm。百检采用 ICP-MS 质谱仪,可精准测定 0.1ppm 级别的有害物质,确保电池报废后不对环境造成污染。
作为国内少数具备全品类电池检测能力的机构,百检可检测从 50mAh 的耳机电池到 500Ah 的储能电池,覆盖充电速度、循环寿命、高低温性能(-40℃~70℃)等 30 + 项目。检测费用比同类机构低 25%,中小企业无需承担高昂检测成本即可获得 CMA/CNAS 双认证报告,助力产品合规上市。
选择锂电池产品时,务必查看检测报告中的 “过充保护响应时间”“热失控测试结果”,拒绝未通过正规检测的 “三无电池”。百检以技术为盾,为新能源时代的电池安全保驾护航。
推荐产品
相关阅读
【扫一扫,关注我们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