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雷装置由多个功能组件构成,每个组件的性能状态直接影响整体防雷效果。检测需对各项目进行 “全链条” 技术评估,确保从 “接雷” 到 “泄流” 再到 “保护” 的每个环节无短板。以下是主要检测项目的深度解析:
检测内容:
外观与布局:检查避雷针 / 带是否锈蚀、断裂,弯曲度是否超过 10°;避雷带网格尺寸(一类建筑≤5m×5m,二类≤10m×10m)是否符合标准;新增太阳能板、广告牌是否在保护范围内(用滚球法计算保护半径)。
连接质量:焊接点是否饱满,防腐处理是否到位(如刷涂防锈漆),螺栓连接是否松动(力矩扳手检测,紧固力矩≥40N・m)。
案例:某酒店因屋顶广告牌未纳入接闪器系统,雷击时广告牌支架融化,检测后通过加装避雷针并与原有避雷带焊接解决隐患。
检测内容:
导电性与机械强度:使用万用表检测引下线直流电阻,与同长度等截面铜排电阻对比,偏差需≤5%;检查引下线是否被外墙装饰物覆盖(如保温层包裹导致散热不良)。
间距与接地过渡:引下线间距(一类建筑≤12m,二类≤18m)是否达标;与接地装置连接处的防腐处理是否完整,避免电化学腐蚀导致接触电阻升高。
技术要点:利用红外热成像仪检测引下线接头处的温度异常,可快速定位接触不良等隐蔽问题。
检测内容:
接地电阻测量:采用 “三极法”(电压极、电流极、被测接地体)或 “四极法”(消除土壤接触电阻影响),普通建筑物≤10Ω,一类防雷建筑≤4Ω,数据中心≤1Ω。
接地体状态:开挖抽查接地体腐蚀程度(扁钢厚度减薄≥30% 需更换),检测接地体埋深(≥0.7m)及周边土壤电阻率(若>500Ω・m,需采取降阻措施)。
误区提醒:仅测单点接地电阻可能遗漏接地网局部断裂,需结合多点测量与地网导通性测试(过渡电阻≤0.2Ω)综合判定。
检测内容:
外观与安装:检查 SPD 指示灯是否正常(绿色为正常,红色需更换),连接导线截面积(电源 SPD 相线≥16mm²,零线≥16mm²,地线≥25mm²)是否达标,接线长度是否≤0.5m(过长会增加残压)。
电气参数测试:
检测内容:
金属构件连接:测量金属门窗、管道与接地装置的过渡电阻(≤0.03Ω),检查卫生间 “局部等电位箱” 与钢筋、水管的连接是否可靠。
信息系统防护:机房设备机架、金属线槽是否接入等电位网格,不同楼层的接地端子板是否通过接地干线有效连接,避免 “楼层间电位差” 损坏网络设备。
检测方法:使用等电位测试仪(分辨率 0.1mΩ)进行多点测量,对阻值超标的连接处重新压接或焊接。
防雷检测是一场对防雷系统的 “全科诊断”,每个项目都是诊断报告上的 “关键指标”。从接闪器的 “前端拦截” 到接地装置的 “末端泄放”,从浪涌保护器的 “精准保护” 到等电位的 “均衡电位”,只有每个环节都通过严格检测,才能构建起 “层层设防、环环相扣” 的防雷安全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