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碰撞试验台,工程师模拟不同碰撞场景:
加速度阈值:≥25g 时触发(标准≥20g),某车型因传感器阈值设置过高,真实碰撞中未弹出。
展开时间:≤30ms(标准≤40ms),某安全气囊实际达 52ms,导致假人头部受伤。
点火能量:800-1200mJ,某系统因火药量不足,气囊未完全展开。
产气速率:50-80g/s,某发生器因催化剂失效,产气速率仅 32g/s,气囊充气不足。
气体成分:氮气纯度≥99%,某批次因反应不完全,产生有毒气体。
温度稳定性:-40℃至 85℃环境测试,某发生器因密封圈老化,出现泄漏。
撕裂强度:≥250N(标准≥200N),某气囊织物实际仅 180N,展开时破裂。
透气性:≤500mm/s(标准≤800mm/s),某 "低透气" 织物导致气囊内压过高。
阻燃性能:离火后燃烧时间≤5 秒,某材质不达标,燃烧持续 12 秒。
2024 年某事故中安全气囊未弹出,检测发现:传感器信号线因振动疲劳断裂,导致触发信号中断。
认准 "GB 14166-2013" 和 "ECE R94 认证",选择 "双级点火 + 预紧限力" 系统。注意保质期(建议≤5 年),定期检查传感器线路。避免私自改装,某车主加装设备导致气囊误触发。